我们为什么做律师
摘要:我们为什么做律师?不光你们问,我也问自己“为什么”。
一、实现一名法科生的价值
每一个法学院毕业生在系统学习了法学知识后,大致有三条路径选择:公检法,公司法务,律师。也许我们中很多人只是偶然选择了律师这个职业,并不知为什么的坚持了下来,那么很多年后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份“错不了”的职业。
律师,作为为法科生量身定做的职业,法科生的所学所思,会在这份职业里熠熠发光。北大朱苏力教授曾说,“法律是一个世俗但不庸俗的事业,法学是一门因其高度务实才有了点神圣意味的学问。”律师职业亦然,世俗但不庸俗,这个职业“拿人钱财替人消灾”,却又纵贯“个人的命运、社会的脉动、国家的方向”。相比较而言,“官员的权力来自人民,律师的本领源于自身”;公司法务所代表的“规则和公平”,与公司的“效率和效益”,存在天然的巨大矛盾。律师职业似乎最脚踏实地,最无法脱离现实,最能实现法科生价值的最大,将梦想照进现实。
如今我们正践行着当年法学院出发时的初心,正在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。我们很荣幸能在中国资本市场法律服务的最优秀平台上施展拳脚,我们很自豪自己是年轻但不稚嫩的团队。
二、从事一份理想的职业
何谓理想的职业呢?按世俗的简单标准,也即收入稳定,未来可期待。收入的稳定一定程度代表体面的生活,但体面的生活绝非名牌包包和衣服,而是可以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从容买单。尽管很多人说初入律师行薪水少的可怜。其实不然,以我们所为例,应届毕业生起薪是税后年薪十万,这个薪酬还是很多行业难以企及的。其成长性也可见一斑,如果做得好,六七年后的百万年薪极可预期。律师行业并非可以一夜暴富的行业,但确实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赢得体面的生活,未来值得期待。
再进一步,律师事务所的合伙制体制,应该是最具创业精神、最具开放性的体制,也是唯一没有天花板的体制。只要你有能力,就可成为合伙人中的一员,参与管理和分配。举目四望,没有哪一个行业的体制比这个更为灵活,更令人充满期待。每每看到创业公司里拿了些小期权的员工,饱含感情地自称“我们公司”,我都想对我的团队说,你们呢?当你们说“我们所”的时候,真的应该饱含主人翁精神。只要努力,任何一名律师都可以变为“equity partner”。
还不止于此,我不知道有哪份工作比律师更富有挑战。置身其中,这份职业每天都给你带来挑战,你需要不断学习、不断思考、不断创造、不断进步,方能应对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挑战,这亦会给你带来无尽的乐趣。你将收获超出同龄人的见识、睿智、坚韧、冷静;专业、客观、不偏颇、善于解决问题都将成为你深入骨髓的优秀品质。
三、承担一份光荣的使命
因为这份职业,我们有幸站在时代的浪尖。我们亲历着资本市场的奇迹;我们见证一个个优秀企业的成功;我们助力枭雄精英迈上人生顶峰;我们也向平凡人施以援手。在客户“攀上高峰,看见不一样的风景”的每一个美好时刻,都有律师的参与。我们的智慧、付出、价值都获得了认可。这份成就感、满足感,鼓舞着我们视这份职业为光荣的事业,乐以忘忧。
别以为我们只是帮客户争取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利益;别说我们的事业与社会福祉无关。法学泰斗江平教授在一次题为《新世纪中国律师的使命》的演讲中说:“我想苦乐是个人的感觉,善恶是你的社会形象,成败是你个人的事业,而律师业兴衰关系国家的命运。”
每一个律师都有些许情怀,我们的情怀并不脱离现实。说大了,“爱自由,爱正义,爱可以由法律产生的善”;说小了,“每一个案件的公平审理,每一个交易风险的防范”,都在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。试想,如果没有契约对交易的保护,没有物权对财产权的保护,没有宪法对人身权的基本保护,整个社会将会是怎样无助与失衡的局面?我们的事业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效率、民主与法治息息相关,我们每天都在捍卫这人类社会最美丽的梦想。
转型期的中国,无论是治理体系还是治理能力都在经历一场现代化的转型。多么庆幸,我们就在其中;并且不是旁观者,而是参与者、推动者!因为有了我们,这份光荣职业的从业者,这项伟大使命的担当者,对法律和规则的尊重才能深入社会成其为全民的生存法则,中国的法治社会才真正意义地到来。